佛山陶瓷网手机版首页
佛山瓷砖陶瓷网总站
产业结构首页

【产业结构】企业主动转型 三水高质量发展后劲足

chanyejiegou】2018-12-6发表: 企业主动转型 三水高质量发展后劲足
佛山日报记者陈梦、卢钰仪通讯员三宣、王智春报道: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立足传统、突破传统,依托现实、推动变革。产业发展,同样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企业经营发展如是。

    企业主动转型 三水高质量发展后劲足

佛山日报记者陈梦、卢钰仪 通讯员三宣、王智春报道: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立足传统、突破传统,依托现实、推动变革。产业发展,同样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

企业经营发展如是。是在一片红海中固守龙头地位,还是进入一片蓝海开拓新的天地?以建筑铝型材发家的兴发铝业选择了创新求变,不断向高端工业铝型材进军,找到了新的利润增长点。三水老牌高企星星制冷,近年来坚持每年投入近3000万元用于科技创新,企业产能翻了一番。

区域产业优化更如是。2003年,三水“工业立区、产业强区、园区兴业”,招商引资更看重质量而非数量,三水主导产业结构由此优化嬗变。2018年,三水重点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招商引资,以强优项目带动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奋进四十年,从农业县到工业强区,再到创智之城,“创新”一词贯穿了三水整个改革开放的历程,更渗透进三水人的血脉,还将继续引领三水迈向高质量发展。

图为兴发铝业的生产车间。/佛山日报资料图片

敢为人先创新企业勇立潮头

1998年,从乡镇企业西南通讯设备厂走出的技术员杨华和拍档李再荣、何永星创办了盛路通信。这家由技术人员牵头组建的企业,自成立之初已深深种下创新基因。

上世纪90年代末,“八木天线”是业内最简单的天线,但国内只能依靠人工生产,效率低、成本高,加上光纤天线大行其道,微波天线被认为已经过时。由此,杨华掌舵的盛路通信拍板上马微波天线项目时,曾让业内哗然。

在不走寻常路的钻研精神下,杨华带领公司技术团队对“八木天线”进行了工艺、结构、技术上的调整,在国内率先成功实现自动化生产。盛路通信的微波天线产品行销全球180多个国家,为后期公司上市打下良好基础。

年来岁往,“技术”融入盛路通信的发展血液,科技创新成果一年比一年丰硕。2001年,盛路获“广东省民营高科技企业”称号。2002年,获“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称号。近年来,盛路通信的研发经费占营业额的5%以上,企业研发氛围浓厚,实力不断增强。凭借与华为超过10年的合作关系,盛路通信在业内有“小华为”的美誉。

企业兴,则三水兴。改革开放40年来,唱主角的三水企业,兴起源自敢闯敢拼,发展的最强动力在创新。

传统工业企业车间里正掀起一场技改革命。带着传统产业的帽子,起步于南海、在三水发展11年的兴发铝业悄然向先进装备制造业进军,在转型升级上先走一步:距离现有的厂区不远,该公司智能精密制造项目正在加速推进,项目将全力生产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工业铝型材。

细分行业涌现越来越多“单打冠军”。佛山市恒力泰机械有限公司里,大吨位压砖机井然列队。企业研发部里,3万吨级以上的大板压砖机正在抓紧研发。从生产出国内第一台液压自动压砖机,到生产出亚洲第一台超万吨压砖机,恒力泰被誉为行业内的传奇品牌。

在产业转型升级的大潮中,三水陶瓷机械、电子通信等特色行业涌现了一批小而美、专而新的企业,汇聚成三水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后劲。截至目前,三水已有53家企业被认定为市级细分行业龙头企业,它们在技术创新、产品质量、市场占有率等方面表现出色。

对以制造业为根基的三水而言,创新是出路,智造则是发展方向。如今的三水,企业投身科研的热情大涨,借创新驱动助推转型升级,抢占未来发展先机已成为共识。

企业创新争先,也让三水产业发展的动能越来越强。2013年—2017年,三水区内高新技术企业存量从42家增加至282家,去年高企数量同比增长112%。2015年至今,三水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保持高速增长,专利申请量年增长率连续3年居全佛山市第一。

规模效益并举产业由小变大

创新,是三水企业发展壮大的关键抓手,更是三水产业结构优化、经济转型升级的密码。

今年11月30日,三水到全国资本、人才、创新资源最为集聚的北京举办创投大会,13个优质项目签约落子三水,计划总投资超过160亿元。其中,国家高新区佛山三水园所在的乐平镇将邦普电动汽车用正极材料项目、航天通讯科技产业园项目等强优项目收入囊中。

如今的三水,国家高新区佛山三水园(下称“三水工业园”)、中国(三水)国际水都饮料食品产业基地(下称“水都基地”)等核心产业载体多点开花,装备制造业、食品饮料、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现代服务业七大主导产业集群蓬勃发展。

回溯过往,三水的产业经济发展史,也是一部产业园区的成长史。

将时针拨回到大约20年前。“先吃饱还是先吃好?”一位熟悉三水经济发展历史的学者回忆说,90年代中后期,三水以招商引资作为工业发展的突破点,当时以镇街为主体的招商引资为达成考核目标,项目质量常让位于项目数量。彼时,陶瓷、纺织、化工等传统制造业在三水逐渐发展起来,但产业小而散且较为低端的问题也随之出现。

产业发展的思路要新,三水才能在工业发展的道路上突围而出。

2003年,三水确立了“工业立区、产业强区、园区兴业”的集中式工业发展路径,以镇街为主体,推进产业入园。从只注重规模扩张,转向以载体促进产业集聚,园区经济“三驾马车”——三水工业园、水都基地、三水工业园大塘园成为重要的“发动机”,拉动三水的实体经济迈向新台阶。

持续用力,久久为功。至2015年,近八成的工业占比推动三水gdp首破千亿,食品饮料、建材陶瓷、机械装备、汽车零部件等优势产业集聚度不断提高。

这时,三水产业经济走到了又一个发展关口。在产业结构上,三水以陶瓷、食品饮料、铝型材等传统产业为主,新兴产业体量小。三水先进装备制造业产值在2017年底突破千亿,但也只占工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左右。随着消费升级、产能过剩等问题日渐凸显,三水的传统产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

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三水产业结构要优,发展新动能要足。

一场创新驱动的产业升级突围战由此打响。2017年底,三水出台《佛山市三水区产业载体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提出加快构建规划科学合理、产业定位清晰、开发集约有序、功能配套完善的高标准产业载体格局,三年内重点依托制造业、服务业及科技型三大类型14个载体约10万亩空间,打造特色优势产业载体集群,支撑三水经济向高质量发展。

新的发展阶段,三水对产业发展的谋划有了新的变化。2018年伊始,三水开启“城市三水”新征程,提出以城市引领高质量发展,以创新为第一动力,以实体经济为着力点,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工业入园”铸就了三水工业强区的辉煌,创新作为第一动力,还将继续推动三水主导产业更新迭代,推动三水产业经济螺旋式上升。

强化精准招商 增强高质量发展动能

在三水新城核心区,紧邻三水北站处,佛山双子星城项目今年3月5日签约后,不到一个月即动工建设,施工正如火如荼地开展。项目的城市展厅即将装修完毕,将于年底开放,3栋高层写字楼也已完成桩基施工,计划明年年底交付使用。

这是三水今年新引进的明星项目之一。这里将建成三水城市新地标,打造一个产城融合的总部经济商圈,目前已引进多个总部经济项目,意向进驻超高层写字楼的企业达到近30家。

创新驱动、提质增效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必然方向,三水的选择是守住制造业之根,瞄准军民融合、“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先进装备等新兴产业招商引资,以强优项目为产业结构优化注入动能。

三水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三水继续创新招商模式、手段和政策,完善招商队伍建设,突出先进制造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项目准入门槛,强化精准招商,同时加快国际化招商引资步伐,以招商方法之变带动项目招商质量之变,引导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继2017年创下招商引资531亿元的历史纪录后,三水招商引资总额在高基数基础上保持快速增长。今年1~10月,三水累计新引进项目126个,协议投资总额477.5亿元,项目引进数量和投资总额再创历史新高。其中,国内外500强及超10亿元项目8个,超亿元内资项目66个,超亿元装备制造项目23个。

新引进项目质量也大幅提升。今年前三季度,全区单个项目平均投资额3.85亿元,同比提高36%。投资额150亿元的航天军民融合协同创新智慧城项目,成为三水历年招商引资中单个投资额最大的项目,普创天信通信产业园、佛山双子星城等强优项目从北京、深圳等优质产业资源集聚地被吸引而至。

从“新”字着力,三水把对外招商引资作为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手段,还以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为着力点,不断完善激励政策,加大支持力度,为企业创新发展营造优质环境。

于2008年11月正式运营的三水高新创业中心是三水第一家孵化器。2017年年底,该中心成为三水首个国家级孵化器,也因此一次性获得350万元奖励。在三水,被认定为国家、省、市、区级孵化器和众创空间都能获得扶持资金。

在一系列支持和鼓励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和发展的政策引导下,从2008年至今10年间,三水公共创新平台走过了从一枝独秀到满园花开的过程,区内已初步构建起公共服务、产业孵化和企业自主研发相结合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共建有公共科技创新平台(各类研究院)4个,创业孵化载体(含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8个。

在此过程中,三水企业科研平台建设的意识也显著增强。据统计,2017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增长至49.35%,企业组建各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329家。

回溯过往,行者常至。工业强区,为者已成。

展望前路,风正扬帆。创智之城,值得期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无关。其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网友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瓷砖相关 陶琉产业 陶瓷产业总部 ,本资讯的关键词:高质量发展主导产业产业结构招商引资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兴发铝业新兴产业装备制造铝型材三水转型业主

(【chanyejiegou】更新:2018/12/6 4:02:37)
记者王翌报道11月13日,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区委副书记、区长张辉,区委常委、宿城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汪育才,宿城区发改局、经信局局长郇伟,区政府办科长高先利一行4人莅临《中国建材报》社,与总 >>
在原料、市场、环境、技术、成本、政策等多重因素制约下,我国人造板行业如何平稳增长、快速转型?9月9日,第17届全国人造板工业发展研讨会在上海召开,行业精英们共同探讨了人造板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创 >>
最新资讯  优势批发  最新供求  
 
返回上一页    回顶部    回首页